
你是否已還對澳洲打工躊躇不前? 因為你心中還有以下疑慮?
1. 對英文沒自信
2. 能否順利找工
3. 能否融入當地而且交到好多外國朋友
4. 被網路上分享的慘痛澳打經驗受影響
5. 今(2020) 澳幣匯率不如以往
6. 放不下家人
7. 放不下家室 (男/女友)
不管你的疑慮是否有列在上述幾點中,以下我將透過自身經驗來告訴你為什麼澳洲打工度假值得一去,希望能幫助你做決定 。
不只英文,你還能學到其他語言
你有去澳洲闖蕩的想法就表示你是個勇敢的人,既然要勇敢出去了,何不帶著這樣的勇氣去開口跟澳洲人或其他外國人說話呢?
第一年到農場集二簽,那個農場居然80%都台灣人! 在農場我發現很多台灣人(包括我) 英文都算不上好,可是只要留心聽人英文對話加上願意開口說,哪怕只是簡單的程度,一次一次練習之後你很快就能戰勝說不好的恐懼。
農場生活6個月裡,基本上我的英文只有在家裡跟韓國室友及烏茲別克房東對話能使用到最多。偶爾還能學一點韓語跟烏茲別克語 (笑)。所以可以的話最好住宿不要選整屋都是說中文的人,否則真的只是換個國家生活而已。想想,這是你要的嗎?
小分享:租處的一位義大利室友的英文是只聽得懂30% 的那種,因為會答非所問。在那種狀況下就會很可惜,因為嘗試跟他聊天,可是他聽不懂… 我不知道我跟他誰比較想哭
建議想去的人多少在英文上下點功夫,對你有益無害且你才有機會選擇更好的工作,也能更容易交到外國朋友。
Social 能力提升
住 Share House 沒什麼因為可以住單人房或雙人房,但Share Room 就不一樣了,你不說話別人也會主動來跟你聊上兩句。我都是住4 女一房的Share Room,且會刻意挑除了我沒人講中文的那種,這樣自己才能進步
澳洲住宿可以從嘗試住 Share Room ,因為認識新朋友就從這裡開始,而你的室友們如果入澳已有一段時日,你不只可以問到必去餐廳或景點,也可以試著問工作機會,像我第一份工作就是透過室友得來的 (記得提問要禮貌喔~)
料理技能UP

大多數人的家裡都有個廚藝絕佳的媽媽,所以去澳洲前很多人在家幾乎不下廚,但是澳打生活開始後你得學會自立自強,只有自己煮才能大大省下伙食費。
還有就是你懷念家鄉味但是買不到時,你會竭盡所能的去買食材把它給變出來 ! 朋友做過燒餅、洪瑞珍三明治 (韓國室友超愛)、地瓜球,我做過蔥大餅等等
如果你會住Share House,那你時不時還能吃到各國室友的家鄉料理
餐廳服務生居然可以做得這麼開心
我第二年在一個中高價位的澳洲餐廳當不需要說太多英文的外場上菜員 (Food Runner),這樣的餐廳通常客人都會給小費,而小費也是真的會員工依等級下去做平分,主管不會暗槓。後來因表現的不錯而被升成服務生,所以我小費數目也就更多。
可以的話,花點時間好好磨練一下口語英文,然後要鍥而不捨的往白工的方向投履歷,如果你喜歡餐飲服務,那麼可以找有給小費的餐廳,因為很可能你這週收到的一週小費可以抵下一週的房租,也就是150 澳或更多,多少這就要視餐廳營運狀況及你所在職位。
在台灣當餐飲服務生就會覺得對客人鞠躬哈腰外,還被老闆當奴性堅強的成分多一點,而餐廳收走的10% 服務費也是進老闆口袋,你連個影子都看不到 。
被坑實例 - 學會保護自己
應徵
某天我帶了咖啡師課程培訓結業的證書去應徵一個咖啡師工作,老闆是一對埃及籍夫婦,老闆娘讓我實作一次但她不到很滿意加上店內已有咖啡師,所以準備婉拒我。但我拿了證書給她看,希望她給我機會表現,後來她說那就當All rounder (即外場什麼都做),然後邊做邊精進煮咖啡的技能, 明天上班。
起初我真的很開心被錄取,然而做了一週全天班,我才發現老闆娘始終在一個免費用我的狀態, 因為她抓住我怕失去工作的弱點,所以讓我持續做白工,後來我下定決心窮死也不去了。
撕破臉
之後老闆還打給我說要給日薪150 (10hr/day),請我回去上班。我還是沒去, 結果老闆娘直接發簡訊給我, 說: 「當初是你求我給你工作的,現在要給你你又不要? 好吧那你回來拿你要的錢吧! 」
朋友叫我不要回去拿,這種人的錢不要也罷 — 我還是回去拿了。
跟他拚了
回去拿時才知道他們店前一晚遭小偷,所以現場非常混亂。結果一位服務生拜託我進去煮咖啡因為咖啡師還沒來,而現場只有我能煮咖啡給陸續上門的客人。因為拒絕不了所以我還是幫忙了約莫3 小時,危機解除之後老闆娘居然想耍賴不給錢! 我使出哭招,嗯,我是真的氣哭,因為我生眼睛沒看過這麼惡質的人,所以我刻意站在櫃台前哭給全部的客人看,用壓力逼她。
她後來臉很臭的給錢了,認真是少的可憐,區區 $70 就打發了我這些天和當天的付出。
要相信自己的價值
也許當時我的自尊被沒錢的恐懼給吃掉了,藉由這個故事想告訴大家的是: 請千萬不要當發現不對勁還要硬著頭皮做一份工,你真的不會找不到工作,保護好自己的權益勝過一切。
提款機領錢,你會更謹慎
台灣領錢是 插卡→輸入密碼及提款金額→ 卡片退出 → 取鈔
澳洲呢? 插卡→輸入密碼及提款金額→ 取鈔 → 卡片退出
所以某天我的悲劇就這麼發生了。
某次我在雪梨市中心的C 銀行用機器存 150 AUD,存完之後我人就回到1小時車程外的住處。在我要用手機轉帳給朋友時,我看到銀行app 顯示我剛剛提領了1000 AUD 外加一些來路不明的消費紀錄。我當下嚇傻了才驚覺我存完錢後根本沒帶走我的卡! (當下有天崩地裂的感覺)
我立馬把可動用的錢用App 全轉到不可簽帳的帳戶 ,再做後續處理
這經驗由於太慘痛,在這之後每操作完提款機我都會默念『錢、卡、錢、卡』。不過據我所知,這問題一般人不太會發生
你將變的更守規
我在澳洲兩年,開著我跟朋友合買的二手車賺了幾張交通罰單 (Fine)
某次路邊停車我們不知道要順向停,結果被罰了90澳,那時的我們剛到澳洲不到兩個月。後來還有天太黑不知誤停計程車格,被開了也是90 左右罰單 。
超速罰單
澳洲限速多少就開多少,千萬不要以為有空間可以讓你伸屈,因為罰金是按照你超速多少來罰的。 我收到的最高超速罰單是 330 澳 (當年匯率約 1:24~25)
大眾交通罰單
不論你搭的是什麼車,只要查票員發現你的交通卡沒有做上下車拍卡動作,或是你拍卡了但是卡片餘額不足以支付單程費用,你會馬上立刻被開罰單,而金額通常讓人晴天霹靂 (這段來自朋友的切身之痛 )
You got fine, you aren’t fine.
酒莊之旅,也許你會從此愛上葡萄酒

澳洲的酒莊每間都很獨特以至於你都想進去看看,但是哪有那麼多時間? 建議在Google Map上查酒莊評論,選幾間最高的去就對了! 在酒莊喝到的葡萄酒,真心不騙好好喝,我在台灣完全不喝紅酒的,沒想到澳洲之旅開啟了我的品酒之路。
另外葡萄園的一片自然風景你回台灣可就看不到了。有次很有趣的是我們在獵人谷看到兩三隻袋鼠跳進葡萄園摘酒葡萄來吃。
除了啤酒,葡萄酒也是澳洲人的日常,所以如果遇到有人邀你喝一杯,你可以回:
“Yeah, Wine not?”
環澳吧!讓澳打完美落幕

農場結交到的好友一開始邀約,我還拒絕了,因為怕這趟要燒很多錢。 但是想想一生或許就這麼一次,最後我還是決定去了,也還好我去了! 因為實在太值得了!
我們一行7人租露營車以墨爾本為起點,經南澳、北領地、昆士蘭、 布里斯本再回到墨爾本,人生大概就屬這段日子最無腦耍廢了
如果能揪到一車6人的話,環澳其實並不向想像中那麼花錢,因為吃住起居都是在露營車裡,頂多是離開露營地後無水電可料理食物我們才會外食,但機會不多除非你就是只想吃外面。
(隱藏好處) 沒想到去了澳洲還能去歐洲

我第二年澳打結束前隻身出發到英國、荷蘭、法國及德國總共玩了27 天,花了大概3500~4000 澳 (只記得大概) 。
如果當時的我還是在台灣為錢辛苦工作,我很確信我到歐洲旅遊的願望會一直是願望一直到度蜜月才能實現。是的,我沒想過我能不需藉著未來結婚度蜜月這個理由才去歐洲,這件美好的事居然提早實現了!
總結
也許你會好奇,我這兩年賺了多少?
其實看我怎麼過澳洲人生就能猜到我其實沒賺什麼錢,離開時只留了大約 2000 澳在當地銀行,會留是因為我相信我還會再回去 。 話說回來,如果你的首要目的是為了賺澳幣,我會想勸你打消念頭,因為其實很多政策都越來越不利於留學打工的學生或澳打背包客 。
何不用這好好的用生命體驗一次難得的海外生活,我想這比賺多少錢還更重要也更有意義。因為你有東西可以跟人分享,你有更豐富的人生歷練,不管它是酸還是甜。
這篇我重在寫『獲得』,而不是失去的部分。人生得失是必然的,如果你一開始就擔心將失去的有多少,那你這趟出去可能也不會心安快樂。
各位,勇敢的踏出舒適圈吧!
若對文章內容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分享,讓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 😀
好棒的分享,我四月也要出發,這篇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謝謝版主!!
有幫助到你太好了! 預祝一切順利,如果有需要其他建議歡迎提問喔
要太出舒適圈真的不容易><
看完文章覺得去澳洲賺錢應該不是最重要的,
而是提升自我根更快長大!
不過我還是太害怕了 不敢去 哈哈
也許除了勇氣,還要搭配一個不知哪來的衝動 🙂
謝謝版主的分享,讓我清楚知道打工度假的意思
不客氣 🙂
看完讓我勇氣大增耶
好適合搖擺不定的時候拿來重看一遍
31 歲前衝一波吧(眨眼)
這篇好讚啊!之前也超想嘗試打工度假的ㄟ
謝謝 🙂 如果沒來的及體驗打工度假人生,我也很推薦去旅遊一次!
感覺會得到很多在台灣感受不到的人生體驗欸
我一直還在想是要去英國遊學還是去澳打
躊躇不前阿!!!
如果我是你,我會衝英國 哈哈! 那邊工作可能比較難找,但是你可以趁機玩歐洲各國
讓我想到澳洲的生活
真的煮飯能力會變強啊~
露營車環澳真不錯,當初存到錢正要開始享受玩樂前就出了車禍回台灣,錢都花在養傷了T.T
不知道打工度假二簽有集到的話是否不管隔多久都可以使用?
天啊 🙁
我第一年快結束前也是出了點意外要回台養傷,不過復原後就又出發了
我找了一下資料,你人在台灣了所以就是”境外申請”,未滿31歲前都可申請二簽入境的!
之前也去了澳打兩年,
真的覺得台灣人在工作上面的責任感(奴性)太重,
再加上有時候許多事情都不敢主動反應,
導致會被欺負,這點與其他國家的人相比真的蠻明顯的。
另外,真的超推打工度假,
收穫真的會遠遠大於你的想像,
錢真的還好,但那些回憶真的無價啊~~~
真的無價!然後你的留言讓我好感動
因為每句都有同感,有一種遇到”老鄉”的感覺~~~
請問去打工的地方全部都是自己要找的嗎? 又該怎麼找呢?
謝謝分享~
感謝你的提問 🙂
下一篇我會彙整我所知道的相關資訊,提供給需要的人看
同樣也去過澳打回來,感同身受!我都會和新包說,去澳洲打工一定會遇到讓你很開心,還有很不開心的事。
但這些經歷過後就會成長,回到台灣還是永遠忘不掉那段時光,已經變成現在和未來的養分了~
阿BEN! 我相信澳打帶來的影響不論好壞都會讓我們變得更好
也更勇敢做出任何需要踏出舒適圈的決定
一起加油!!